Google官方2025年10月8日宣布在台灣的搜尋引擎正式推出繁體中文版的「Google AI模式」,等於在網路行銷界投入了一顆重量級的核彈,對於SEO(搜尋引擎優化)、GEO(生成引擎優化)後續市占率與市場生態等都會帶來不同層面的影響(例如消費者的搜尋習慣變更、業者如何因應、講師教學與講義...),值得網路行銷工作者持續關注。
不過應該蠻多人對於Google近年來推出的相關AI服務一頭霧水弄不清楚,所以本篇整理了Google Gemini、Google AI模式、Google AI摘要的說明與差異比較。
目前不是所有人的Google帳戶都能在Google搜尋中看到有AI模式的按鈕,預計應該這幾天大家的Google帳戶應該在Google搜尋時會陸續出現此功能。
要知道自己的Google帳戶目前能否支援Google AI模式,其實直接輸入 https://www.google.com/ai 試看看就知道囉!能出現下圖畫面就是可以支援AI模式。
如果是出現下圖,代表您還再等等囉~!
Google Gemini、Google AI模式、Google AI摘要這三者代表Google AI策略中的三個不同層面:核心模型、技術總稱/應用介面、特定功能。
重點整理:
- Gemini是核心與多模態的AI模型。
- AI模式在Google搜尋中提供深度、聊天式體驗的專屬介面,這個介面則是由更高推理能力的Gemini模型(例如Pro)所驅動。
- AI摘要(AI Overviews)是一種應用功能,它由優化速度的 Gemini 模型(例如Flash)所驅動。
簡而言之:
Gemini是大腦,AI模式是提供深度體驗的聊天室,AI摘要是大腦快速提供的簡報重點。
Google Gemini、Google AI模式、Google AI摘要三者的比較表:
項目 | Google Gemini | Google AI 模式 (核心引擎/AI Mode) | Google AI 摘要 (AI Overviews) |
---|---|---|---|
定義 | Google 最強大的多模態 AI 模型家族 | 泛指提供智慧功能的底層 AI 系統或特定高階介面模式 (例如搜尋中的 AI Mode) | 一種應用功能:在搜尋結果頁快速生成簡潔、帶引用的內容總結 |
角色 | 核心 AI 引擎 (跨產品的「多模態大腦」) | 基礎技術或提供聊天式深度搜尋的前端體驗 | 資訊檢索的優化 (快速提供「即讀」答案) |
模態 | 原生支援多模態 (文本、程式碼、音訊、圖像、影片) | 系統本身具備多模態能力 (由 Gemini 提供),可接受多模態輸入 | 主要輸出文本摘要,但輸入可接受多模態 (例如圖片/畫圈搜尋的摘要) |
驅動模型 | 自身即為模型 (分為 Ultra, Pro, Nano 等版本) | AI Mode 使用更高推理能力的 Gemini 2.5 Pro | 使用經過快取瘦身、優化速度的 Gemini 2.5 Flash |
主要應用場景 | 驅動 Google Search、Workspace、Pixel、Cloud Vertex AI 等核心產品 | Google 搜尋中的「AI Mode」獨立分頁,提供連續追問與代理任務 | Google 搜尋結果頁頂部的「AI Overviews」區塊 |
0 意見:
張貼留言
若對於本篇文章有任何批評指教或鼓勵建議,歡迎您留言讓我知道...